心脑血管疾病素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多的特点。中国卫生部公布的第三次全国死因调查结果显示,脑血管病已占死亡总数的22.45%。我国每年新发生的脑卒中已达250万例,在治疗水平提高的形势下,存活率有了提高,但是仍有70%的患者有记忆、面部、肢体神经不同程度的后遗症。脑卒中已成为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首要因素,在刚性需求下,抗血栓药物充满了无限的活力。
抗血栓类药主要包括抗血小板药、抗凝血药、溶栓药三大类,其中,在中国上市的抗凝血药多达十几种。利伐沙班作为新型抗凝血药之一,其安全性高、起效快、治疗窗宽,食物药物相互作用少,比过去的抗凝血药有着更优异的药效,更方便患者服用。
伴随着对抗血栓药的基础和临床研究逐渐深入,医药专家对抗凝血药可用于一级预防也有了新的认识,在国家鼓励重视预防,要“治未病”从源头对血栓栓塞性疾病进行治理以及人们逐渐意识到预防的重要性的背景下,利伐沙班作为可用于预防的新型抗凝药物更易获得市场的青睐。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抗血栓药行业市场格局
近年来,在血管支架国采降价和用量增长,以及老年膝关节、髋关节置换术增长的客观形势下,抗血栓形成药市场迎来新的增长生机。米内网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含中国城市公立医院、县级公立医院、城市社区中心及乡镇卫生院)抗血栓形成药市场规模在300亿元以上。
抗血栓形成药产品TOP10中,硫酸氢氯吡格雷片、依诺肝素钠注射液、阿司匹林肠溶片、利伐沙班片等4个产品半年销售额均超过10亿元,硫酸氢氯吡格雷片以超20亿元的销售额守住了“一哥”地位。值得一提的是,依诺肝素钠注射液、阿司匹林肠溶片尚未纳入集采。
抗血栓形成药品牌TOP10中,前五席位被外资企业垄断,赛诺菲、拜耳各有2个品牌上榜;赛诺菲的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拜耳的阿司匹林肠溶片分别位居第一、第二,销售额均超过10亿元;除了赛诺菲的波立维,信立泰、乐普药业的硫酸氢氯吡格雷片也上榜;上榜国产品牌还有常山药业的低分子量肝素钙注射液、杭州中美华东制药的吲哚布芬片、泰德制药的贝前列素钠片。
纵观国内抗血栓形成药市场,在产品数量、质量双标下,国产品牌正在迅速进入这一领域,仿制药在国采新政下已逐渐成为市场的主力,挤压着进口药的水份,在创新药蓄势待发大趋势下,稳居抗血栓形成药市场首位的低分子肝素系列药品或将在下一批国采目录中出现,新一轮市场洗牌即将展开。
2023中国抗血栓药行业投资价值
在国家开展的六批化药集采中,抗血栓形成药分别有1个、0个、2个、2个、2个、3个品种被纳入集采,其中替格瑞洛口服常释剂型90mg、60mg规格分别被纳入第三、第四批集采,因此已集采的抗血栓形成药合计有9个品种。
近年来,我国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压力的加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人数逐年增加,而这也推动了抗血栓药物市场需求的扩大。从目前来看,本土企业在抗血栓药物仿制药领域表现很好,但是在原始药物研究领域,本土抗血栓药物企业与国际药物企业存在一定的差距,国内市场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据业内预测,未来全球市场对抗血栓药物的需求将持续放量,整个抗血栓药物行业有望实现扩张。而国内抗血栓药物用药结构正逐渐靠拢全球市场,成为抗血栓药行业新的增长点。预计中长期内我国抗血栓药市场有望实现快速增长。从目前来看,国内众多企业入局抗血栓药物行业赛道,市场竞争激烈,而大多数企业是通过仿制药抢占市场。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2027年中国抗血栓药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投资价值评估研究报告》显示:
血管栓塞的形成是在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相互作用下及相互影响下的变化过程。血管栓塞疾病具有家族性、反复发作性和愈后差异性的复杂特征,因此积极预防、合理干预与治疗有积极意义。
抗血栓治疗手段主要是根据静脉、动脉、远端循环系统及血管受累的程度与部位,权衡利弊,采用抗血小板、溶栓、抗凝治疗。在目前问世的抗血栓药物中,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占据了重要角色。
新《国家医保目录》出台后,政府又推进了药品谈判、降价、进医保的连环策略。继新药利伐沙班,2017年医保目录抗血栓药物又增加了达比加群酯、替格瑞洛、阿哌沙班、舒洛地特、阿加曲班、依替巴肽、吲哚布芬和磺达肝癸等八大新品,从而在医保目录中构成了抗血小板凝聚抑制剂、直接Xa因子抑制剂、直接凝血酶抑制剂、肝素类、酶类、维生素K拮抗剂和其他抗血栓形成药等七个小类31个西药品种。
更多行业详情请点击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2027年中国抗血栓药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投资价值评估研究报告》。本报告通过深入的调查、分析,投资者能够充分把握行业目前所处的全球和国内宏观经济形势,具体分析该产品所在的细分市场,对抗血栓药行业总体市场的供求趋势及行业前景做出判断;明确目标市场、分析竞争对手,了解市场定位,把握市场特征,发掘价格规律,创新营销手段,提出抗血栓药行业市场进入和市场开拓策略,对行业未来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