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微”行动赋能乡村产业质量提升(央广网发 绩溪县委宣传部供图)
央广网宣城7月7日消息(记者鲍玉婵 通讯员王晓明)丛山村位于绩溪县扬溪镇北端,距离县城18公里,长江和新安江的分水岭,素有“两山之脊、两江之源”之称。国道G233、溧黄高速、皖赣铁路贯穿南北,徽宁古道、龙丛源古道途径丛山村,是摄影爱好者、驴友的绝佳选择地。丛山村先后获得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创建村、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走在前、创示范”重点村、宣城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奖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丛山村立足新发展阶段,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发展集体经济,推进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依托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资源禀赋,完善“三点三线”发展规划,因地制宜打造农产品加工流通业、乡村休闲旅游业,以“三微”行动,赋能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关资料图)
以“微产业”发展增添乡村动能
丛山村山多地少,山势陡峭,种养殖业规模不大,特色品牌不明显。依托交通便捷,资源要素相对集中的优势,丛山村抓住宣绩高铁建设机遇,流转盘活12亩建设用地,投入资金600余万元,建设农特产品小型加工产业园,现已初具规模。先后入驻的冷链仓储直销库、山核桃加工厂、黄精中草药加工厂、冷链食品加工厂等产业项目通过外包经营,发展势头强劲。特别是冷链食品加工厂生产的“徽厨忆”系列品牌产品,如卤牛肉、牛肉春卷、泡椒菜等预制菜十分畅销。
通过小型产业园的建设,深入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延长了产业链,提升了农业附加值,成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壮大村集体经济、拓宽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2022年度村集体经济收入105.7万元,纯收益54.9万元,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进行首次分红,1293名股民,共分红6.465万元。
以“微景区”培育提升乡村内涵
依托优美的自然生态资源,丛山村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按照“景村一体”,培育村景融合微景区。充分发挥乡贤、外地客商“乡村规划师”作用,形成“艺术空间”“三味书屋”精品民宿等较有影响的文化品牌。吸引了外地游客和团体多次来此开展研学、展示、亲子、节庆等团建活动,今年已举办2场书法摄影展,上半年共接待游客2万人次,收入30万元,村集体以配套基础设施,集体资源、资金等入股分红,每年增加经营性收入4.8万元。
利用废弃的凌氏祠堂,建设皖南地区种子陈列馆(粮食安全宣教馆),陈列馆建成后将展示已收集的200多类土种子。结合粮食安全,打造“以笆篱山艺术村旅游为核心产品的乡村休闲旅游经济”新业态。流转农户闲置住宅5幢671.3平方米,对外招引经营主体,开发旅游二期项目。持续提升丛山关基础环境设施,与草节湾村联手打造旅游联合体,围绕“3A景区”标准成势见效。
以“微服务”治理促进乡村和美
强化新时代基层党组织建设,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发挥头雁领航作用,创建“筑牢红色笆篱护航丛山振兴”党建品牌以“党建工作提升年”为契机,规范组织生活和议事规则,以党建工作新成效推动中心工作新提升。进一步摸清旅外人才情况,建立信息台账,开展结对联系,打好政策牌、乡愁牌、亲情牌。吸引旅外乡贤、外地客商及各类人才到村投资兴业。注重从优秀大学生、退伍军人、经营主体中培养发展党员骨干。
创优生态发展环境。坚持每周集中开展一次人居环境整治,保持国道、景点周边和村庄干净整洁,协调做好产业发展中土地、资金、劳务、调解等方面的服务和管理保障,开展秸秆禁烧、墓葬管理宣传,实施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完善供水设施,缓解季节性缺水问题。
开展动态监测帮扶。坚持常态化走访和集中排查相结合,聚焦排查重点,及时化解风险,落实相关政策,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的操心事、揪心事、烦心事,把民生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如积极筹措谋划对笆篱山候车亭进行升级改造,方便村民出行;为脱贫户购买仔猪,帮助群众发展养殖业,稳定其家庭收入;为村里2名残疾人送轮椅、拐杖等。
下一步,丛山将继续推进“三点三线”规划实施,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以贯之抓落实,围绕“三产融合做大徽菜预制菜产业,项目引领发展乡村旅游新业态”的产业发展思路,积极创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努力把丛山村打造成皖赣线上的一颗璀璨名珠,成为闻名长三角、吸引沪苏浙皖广大游客的美食天堂、养生福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