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5月30日电 题:医学科研要真正有益于患者——访北京协和医院骨科主任医师赵宇科研团队
【资料图】
记者 陈听雨
东单,被网友称为“宇宙最安全路口”。这里坐落着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据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医院综合排行榜》,北京协和医院连续十余年名列榜首。
在大众眼中,协和医院是全国疑难重症患者心中的希望,协和专家一号难求,他们的双手甚至有着可以与命运一搏的神奇力量。
可事实上,协和医生远没有人们想象的光鲜。每天清晨7点15分到达医院,查房、手术、看诊、教学、科研、会议……忙碌是底色,吃苦是常态。
近日,新华网科技频道独家专访了北京协和医院骨科主任医师、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医工融合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赵宇及其科研团队。专访安排在赵宇上午的门诊后,由于门诊病人多,结束时间延后,采访直接挤占了他的午餐时间。
“现在我带的研究生大多是90后和00后,”赵宇说,“医学研究是要吃苦的,要是想享受的话,最好不要从事这个职业,医生实际上是多重身份,既是医者,要看病做手术;又是教育工作者,要带学生、教学;同时还是科研工作者,要把临床发现的问题总结出来,带着这些问题去做研究,再回馈临床。医教研三方面交织,会占用大量的时间,会吃很多苦,所以我对学生的要求是,第一不能躺平,第二最好能跑起来。”
“师生传承是一种精神传递”
“我从小生活在沈阳骨科医院的家属大院,耳濡目染地就走上了骨科医生这条道路。”赵宇说。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外科学系主任、骨科主任邱贵兴曾指出,“脊柱外科是骨科中功能最复杂、风险最大的领域,是骨科中最硬的一块‘骨头’。”
1999年,赵宇报考了邱贵兴的博士研究生。“脊柱外科专业是非常有挑战的,当时中国能做脊柱侧弯手术的医生很少,邱院士是其中之一,虽然脊柱侧弯手术风险非常大,但是邱院士还是勇于承担这份责任,我在毕业后也追随导师从事了脊柱外科专业。”
赵宇(左一)与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邱贵兴(中)
师生传承,这种近乎于“传帮带”的传统,被医学科研工作者尤为看重,代代相传,这既是科研思维方式的塑造,也是对后辈科研道路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赵宇的学生、北京协和医院骨科博士研究生李嘉浩看来,“这是一种精神的传承,严谨、求精、勤奋、奉献的协和精神,就是通过一代一代的协和导师们传递给学生,又传递到我们手中的。未来如果我能成为一名导师,我也希望我的学生能继续承接这种协和精神,因为在这种精神传递的过程中,我们会产生一种使命感,作为协和人,就要做协和水平该做的事。科研有时候很枯燥,信念的力量很重要,它是让我们再坚持一下的动力,再坚持一下,有可能就是突破的关键。”
赵宇认为,医学科研始终要维持一条主线,就是产生的科研成果要能真正地应用于患者身上。
“老师始终强调,任何医学科研都要着眼于临床,回归于临床,真正使患者受益。这很大程度上塑造了我的科研理念,影响了我对科研方向的选择。我在开展一项工作时,首先会思考,这项研究最终可能有什么临床应用价值,并且努力朝着这个目标去修正研究路线。”李嘉浩说。
“创新是最好的传承”
“在我学医、从医的过程中,我的导师邱贵兴院士对我人生的影响非常大,在邱院士身上,体现了很多作为医生、作为科研工作者的优秀品质,其中最突出的就包括创新精神。”赵宇说。
邱贵兴经常说,中国的外科和国外不一样,不能一味仿制抄袭国外的东西,要创造中国自己的东西。他潜心多年,带领团队开创性地提出了“脊柱侧凸的协和分型”,让中国脊柱侧凸患者得到了规范化的治疗。
如今,在以生命科技为代表的第四次科技革命中,学科交叉、医理融合、医工融合是生命科技取得革命性的突破。而中国骨科经过多年的发展,也已具备独立自主创新的能力。
赵宇认为,创新应以解决临床需求为目的,需要促进和加快医学科研创新的工程转化,真正造福患者。为此初衷,他建立医工融合的研究团队,创办“未来骨科医工融合创新沙龙”。
“我们邀请材料学、机器人、人工智能等多领域的大量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共同讨论、交流,促成了许多合作。产生了包括椎间融合器、硬脊膜修复材料、辅助脊柱椎板切除手术机器人、人因设计手术器械等研究成果。”赵宇介绍。
图为赵宇在手术中
2023年1月,工信部等十七部门印发《“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将结合各行业发展阶段和区域发展特色,开展“机器人+”应用创新实践,形成全面推进机器人应用的浓厚氛围。
对此赵宇表示,在世界范围内,我国的“机器人+骨科医学”处于国际一流水平。其特色在于医工交叉、紧密结合临床需求,进行产品化研发,面向医生用户的手术机器人设计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目前,骨科学领域关注的前沿技术十分广泛,如材料学(包括3D打印材料、生物活性材料)、机器人学、人工智能、生物力学等。未来,“以人为中心”的人因工程学势必将是骨科医工融合研究的新方向,“医工融合不仅要能用,更要好用、易用,才能真正有用。”赵宇说。
据介绍,目前,赵宇牵头的“辅助脊柱椎板切除手术机器人产品研发”项目已正式启动,为机器人精准识别手术对象及其状态变化、自主完成椎板减压操作提供了新的方法,使机器人进入临床并自主切除椎板成为现实。
随着人工智能、5G等多种技术与机器人技术的加速融合,机器人的应用边界和使用范围不断扩大。赵宇认为,机器人在骨科领域最大的优势是其精准性、稳定性。医生的手术技术受到其经验、工作状态的影响,个体差异巨大,个人也会有波动。但机器人是有标准化的工作流程的,这种流程的制定也是基于专家经验的量化,能够缩短医生学习曲线,尽可能实现手术效果的标准化,减少手术并发症,降低手术门槛。
在赵宇看来,创新就是最好的传承。实现骨科手术机器人技术从“精准定位型”到“精密操作型”的转变,创新临床术式,拓展机器人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范围,发展前景极为广阔。未来有望让脊柱手术走进基层,提高国家整体的医疗水平,回归真正造福患者这一不变的初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